在外贸中,稳定开发客户、保持订单量当然很重要,但比起订单量,一个靠谱的供应商往往更能决定你业务的下限。一个优秀的供应商不仅能帮你节省成本,更能省下大量时间与精力,甚至能在关键时刻帮你守住客户。
本期就来聊聊:那些“天坑”供应商,通常有哪些共同特征?
1. 配合度差:你急他不急,合作再好也白搭
无论是大厂还是小厂,配合度永远是第一位。
我们曾通过某平台找到一家看起来条件不错的工厂:10年经验、评价优秀、前期沟通也很顺畅。我们很快就签了合同、付了定金。
但接近交货期时问题来了:客服开始“已读不回”,打电话说“还在生产”,让再等等。我们心里一紧,直接去了工厂实地查看。
结果发现——产品才刚上线生产,距离交货期只剩3天,根本来不及!后来才知道,这家工厂临时接了个美国大客户的大单,为了赶那单,我们的订单被往后排。
厂长甚至还理直气壮地说:“你们这单又不大,还没到交期,到时交货就行了。”我们只能紧急找另一家小厂支援,最后勉强按期把货交出去。
总结:配合度差的工厂,哪怕规模再大、看起来再靠谱,也可能随时“放你鸽子”。
2. 没诚信:老板人品,就是工厂的底线
判断一家工厂靠不靠谱,关键看老板。如果老板讲诚信、敢担当,这家工厂一般也不会差。
我们曾合作过一家工厂,一开始合作挺顺利,质量也还行。但后来有一次,大客户反馈1/3的产品质量不合格,要求赔付。我们找工厂沟通,对方死活不认账,直到我们发去客户验货的视频,他们才承认:为了省成本,他们私自更换了原材料。
更坑的是,他们在我们验货时只提供了合格产品的样品,问题产品被刻意避开。
最终经过一个月的拉扯,对方才同意承担60%的损失。
总结:真正靠谱的工厂,会主动把控质量,而不是出了问题再踢皮球。
3. 内部复杂,决策效率低,思维僵化
有些工厂不是不愿意配合,而是内部结构过于“亲情化”:
财务是老板娘
车间主任是老板小舅子
仓库管理是老板侄子
你问老板,他说“这个得问我老婆”;老板娘说“我不懂生产,你去找车间主任”;车间主任说“你等等我问仓库”……一个简单的问题,来来回回确认半天,效率低得惊人。
更麻烦的是,这类工厂往往思维僵化:
只会拼价格,不重视品质和创新。客户说价格贵,他们第一反应不是优化产品或服务,而是继续压价——但价格越低,质量风险越高。对做外贸的人来说,质量才是底线,价格只是战术。
优质供应商,是你外贸路上最稳的“后方”。合作之初,多观察、多沟通,别只看价格和规模,也别被“评价好”“工厂大”迷了眼。真正的好供应商,关键时刻能和你站在一起,而不是把你推下坑。